校长“阅兵”摆谱给谁看
日前,安徽两所高校的领导分别乘坐“阅兵车”检阅军训新生的图片,经网友曝光之后引发全国舆论关注。
不过,热议归热议,某些高校领导阅兵的传统,就像春晚之于年俗一样,似乎成了高校开学季的压轴大戏。舆论对“校长阅兵”的质疑,无非三个层面:一来,担心权欲膨胀,靠这种仪式来完成个别领导的虚荣与自矜。譬如在新华学院,该校图书馆一名工作人员称,教职工平时见不到校领导,阅兵当天也只有院系领导才能入场。可见,校领导的“阅兵”,并不是玩笑式的“亲民”,似乎更倾向于表达身份意识上的威风凛凛。二来,对于那种动辄就想享受尊崇的“小辫子”,群众尤为警惕。身为教育者,就算要检阅军训成果,有什么必要立于豪车之上霸气逡巡?莫非,这是要感受一下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?三来,正如军报的评论,“此举极不严肃”。因为解放军 《队列条令》规定:阅兵权限由党和国家领导人、军委领导及团以上部队军政主官,或上述人员授权的其他领导,“学校此举只能赚人眼球!”
“军训,重在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,砥砺品质,不可借此炒作!”这话不是没有道理,尤其在严肃军纪的2014年,仪式与形式上的花边,确实也不能过于“调皮”。校长如此“阅兵”,究竟传递给学生怎样的价值取向?
喜欢阅兵的领导当然不局限于“校长”,前几年,安徽省亳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兴民,为庆贺自己高升,耗费200多万元举行了一次亳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阅兵仪式。此后,其经济问题被揭出。算起来,这恐怕是第一个因阅兵“过把瘾就死”的官员。
不过,话说回来,类似“校长阅兵”这种事的核心关注点,应该在两个层面:一方面既要警惕“主演”膨胀的权欲;另一方面又要反思民间汹涌的僭越之声。
校长“阅兵”,演戏的、看戏的,都别摆谱。认清规则,明辨是非,这一幕才不至于当真愁肠百结。
那冯
(小启:请本版作者与本报编辑部联系,以便奉上稿费。)
新闻推荐
